您是不是想看: 妊娠期糖尿病食療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妊娠糖尿病 、孕婦感冒 ...更多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會導致孕婦體內的各種器官出現損害或發生功能性的障礙,還會導致胎兒早產,危害母兒健康。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產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幾率會增加。產科因素中與妊娠期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高產次、巨大兒、死產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這些病史的孕婦患糖尿病的危險比正常孕婦要高。
2、胰島素分泌受限。
妊娠中晚期,孕婦體內的抗胰島素樣物質增加,如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質醇和胎盤胰島素酶等使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隨者孕周增加為下降。為了維持正常糖代謝,胰島素需求量必須相應增加。對于胰島素分泌受限的孕婦來說,妊娠期不能代償這一生理變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現糖尿病或者使本來有的糖尿病加重。
3、高齡妊娠。
高齡妊娠會增加妊娠期的危險,年齡因素除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外,年齡越大,孕婦診斷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4、肥胖。
許多孕婦懷孕期間攝入過量營養,導致肥胖,除了會給身體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外,還是發生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險因素,對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5、種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與種族的關系類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種族相關性。與歐洲白人婦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陸、亞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別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種族因素除由遺傳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經濟文化、飲食習慣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若孕婦屬于高齡妊娠,在孕期長期攝入高營養高熱量飲食,或家族中有成員有糖尿病史,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一種為妊娠前已確診患糖尿病,稱“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或確診的糖尿病,又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發生率世界各國報道為1%~14%,我國發生率為1%~5%,近年有明顯增高趨勢。GDM患者糖代謝多數于產后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II型糖尿病機會增加。糖尿病孕婦的臨床經過復雜,母子都有風險,應該給予重視。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發現或發病的糖耐量異常,空腹血糖異常和糖尿病的總稱,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導致嚴重的母體和胎兒近期和遠期并發癥和合并癥,目前研究表明,年齡,肥胖,種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響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數在產后能恢復正常糖代謝功能,但將來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最好在早期采取措施進行治療。由于懷孕,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一般先考慮飲食治療,若病情無法控制才考慮使用胰島素藥物治療。
1、飲食治療:
是糖尿病的一項基礎治療,不論糖尿病屬何類型和病情輕重或有無并發癥,是否在用胰島素治療都應嚴格執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多吃粗糧、膳食纖維,補充蛋白質等。但要注意,應該避免過分控制飲食,否則會導致孕婦饑餓性酮癥及胎兒生長受限。
2、藥物治療:
有些孕婦即使調整了飲食習慣也無法控制糖尿病,當飲食控制失效時,最好應用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早孕后胰島素的用量進行性增加。妊娠不同時期機體對胰島素需求不同,妊娠32~36周胰島素用量達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島素用量稍下降,特別在夜間。
3、孕期母兒監護
若患了妊娠期糖尿病,在整個懷孕期間無論病情是否嚴重,都應在醫生監督下嚴格控制飲食并定期檢查身體,密切監測血糖變化,及時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才能避免疾病惡化,造成嚴重后果。孕早期每周檢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妊娠中期應每兩周檢查一次,除調整胰島素用量外,還應同時進行眼底檢查。妊娠32周以后應每周檢查一次,除了注意孕婦的情況外,還應密切關注胎兒的發育,胎盤功能等,必要時住院。
若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程度較輕,用藥后獲得控制,情況穩定,胎盤功能良好胎兒不過大,則可妊娠至足月,經陰道分娩糖尿病患者決定引產或經陰道分娩者,當產程達12小時應結束分娩,除非確定在其后4小時內能經陰道分娩因為產程超過16小時,孕婦的糖尿病就難于控制,有發生酮癥酸中毒的可能分娩過程中要密切觀察胎兒情況,必要時宜采用剖宮產結束分娩。
4、分娩處理
(1)分娩時機
首先要確定適當的分娩時機,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原則上應該通過方法盡量推遲終止妊娠的時間。血糖控制良好,孕晚期無合并癥,胎兒宮內狀況良好,應等待至妊娠38~39周終止妊娠。如果血糖控制不滿意,并且有其他的并發癥出現,經過及早抽取羊水,了解胎肺成熟情況,促胎兒肺成熟,胎肺成熟后應立即終止妊娠。
(2)分娩方式
妊娠合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宮產指征,有巨大胎兒、胎盤功能不良、胎位異常或其他產科指征者,應行剖宮產。有大于10年的糖尿病病史,同時伴隨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婦應該放寬剖宮產指征。
(3)分娩期處理
一般要注意休息,給予適當的飲食,并且密切關注血糖、尿糖及酮體變化,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加強胎兒監護。對于經陰道分娩的孕婦,應嚴格控制產時血糖水平,臨產后仍采用糖尿病飲食。產程應在12小時內。剖宮產孕婦應在手術前一日停止應用晚餐前精蛋白鋅胰島素,手術日停止皮下注射胰島素。術后每2~4小時測一次血糖,直到飲食恢復。
1、可使胎兒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認為,胎兒的死亡率增高主要與孕婦的血糖水平升高有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嚴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強對胎兒的監測,是可以降低胎兒死亡率的。
2、可形成巨大胎兒:妊娠期糖尿病多發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時胎兒的器官已經形成,因此對胎兒的影響主要是可導致其過度發育,從而形成巨大胎兒。
3、可導致胎兒畸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兒容易出現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畸形,如脊柱裂、腦積水、先天性、肛門閉鎖等。
對于糖尿病合并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者或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孕前或孕早期已接受了激光凝固治療者可以妊娠,糖尿病眼底病變主要與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況有關,持續高血糖以及快速血糖正常化均加速病情發展,孕期血糖控制滿意者眼底變化較小,妊娠期并發高血壓時將加重眼底病變,而妊娠本身對其影響尚無定論,糖尿病合并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者,妊娠期眼底變化小,大多數能順利度過妊娠期,僅少數病情發展至視網膜增殖期病變而且產后常能恢復。
根據家族史,過去不良生產史,年齡,種族,肥胖程度等將孕婦分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和正常人群,對正常人群定期進行糖耐量篩查試驗,對高危人群制定詳細的篩查和嚴密監測的方案,以便及早發現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的孕婦,對上述孕婦早期制定包括精神,飲食,運動和胰島素等治療措施組成的綜合治療方案。
飲食治療是妊娠期糖尿病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療方法,85%的患者只需要進行單純的飲食治療就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專家稱,與一般的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妊娠期間的飲食控制標準相對較松,因為其還需滿足孕婦及胎兒能量的需求。妊娠糖尿病飲食要注意什么呢?
1、多選粗糧
以面包為例,白面包的GI(血糖生成指數)為70,但摻入75―80%的大麥粒的面包為34,所以提倡用粗制粉帶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2、簡單就好
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谷粒能整粒就不要磨。
3、多吃膳食纖維
在可攝取的份量范圍內,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飯取代白米飯,增加蔬菜的攝取量,吃新鮮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緩血糖的升高,幫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較有飽足感,但千萬不可無限量地吃水果。
4、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質
在主食中增加蛋白質能夠很好地降低GI,例如一般的小麥面條GI為81.6,強化蛋白質的意大利細面條GI為37。餃子就是較好的低GI食品,因為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
5、炒菜時要用急火煮,少加水
食物的軟硬、生熟、稀稠、顆粒大小對GI都有影響。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多,糊化就越好,GI也越高,所以炒菜時最好用急火煮,少加水。
6、多吃點醋
食物經發酵后產生酸性物質,可使整個膳食的食物GI降低,所以在副食中加醋或檸檬汁,也是調節GI的有效方法。
早點:蘇打餅干25克。
午餐:鹽水河蝦100克、木耳炒白菜190克、蝦皮冬瓜湯100克、蕎麥面條100克。
午點:黃瓜汁150克。
晚餐:青椒肉絲130克、絲瓜雞蛋湯100克、芹菜拌海米110克、二米飯(稻米和小米)100克。
晚點:牛奶220克。
其他:色拉油25克、鹽4克。
最佳答案:你好,妊娠期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主要是胎兒過大、羊水量多等情況...[詳情]
王佳音 主治醫師
最佳答案:您好!建議您平時飲食上要注意控制一日三餐總熱量的攝入,控制體...[詳情]
多美滋1000日營養顧問 多美滋1000日營養顧問
最佳答案:您好!您基本可以定妊娠期糖尿病,在正常情況時,人進食后血糖會...[詳情]
張乃文 營養保健師
最佳答案:你好,懷孕期間出現血糖高,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診斷為妊...[詳情]
王莉娟 兒科醫師、營養師
最佳答案:您好!如果是妊娠性糖尿病建議嚴格控制飲食,最好在專科醫生指導...[詳情]
蔣興麗 育嬰師
提示:如果您沒找到滿意的內容,請到育兒問答向專家提問吧。